元宵和汤圆的区别
汤圆的来历?元宵和汤圆有何区别?
●汤圆的来历 汤圆是宁波的著名小吃之一,也是我国的代表小吃之一,历史十分悠久。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各地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与北方人不同,宁波人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 特点:宁波汤圆以精白水磨糯米粉为皮,用猪油、白糖、黑芝麻粉为馅,汤圆皮薄而滑,白如羊脂,油光发亮,滑润味美。 传说:相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在阳春三月,化为一位卖汤圆的老翁于西湖边叫卖。这时许仙恰巧走过便要了一碗,一不小心,一个汤圆滚落西湖,被白蛇吞了。于是白蛇成仙,化而为人,与许仙结为夫妇。另一种传说,1912年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做了大总统,他一心想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的。因为“元”和“袁”、“宵”与“消”是同音的,“袁消”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于是在1913年元宵节前,袁世凯就下令把元宵改为汤圆。这便是传说中汤圆名称的来历。 诗句:宋代周必大作《元宵煮浮圆子诗》:“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裹,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攻略:宁波汤圆以当地鄞州区钟公庙街道的“缸鸭狗”汤团店历史最为悠久。“缸鸭狗”实名江阿狗。他原来在宁波开明街开店,就用自己的名字作为店名,并在招牌上绘了一只缸,一只鸭子,一只狗作记号,这个别出心裁的招牌,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和传播,同时他因制作精细,价廉物美,各界人士都喜欢吃他做的汤圆,生意越做越大,使得远近闻名,生意兴隆。旧时候还流传有这样的顺口溜:“三点四点饿过头,猪油汤团‘缸鸭狗’,吃了铜钿还勿够,脱落衣衫当押头”。 元宵、汤团是两回事。可以说是北方、南方之不同渊源所致。 北京做的元宵,是以馅为基础制作的。我见过机器做元宵的操作过程。先是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南方叫糯米)粉,机器就“筛”起来了。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变成球状,江米也沾到馅料表面形成了元宵。做成的元宵江米粉层很薄、表面是干的,下锅煮时江米粉才吸收水份变糊。 南方的汤团(北京人按四川习惯叫做汤圆)做法完全不同,倒有点儿像包饺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跟做饺子时和面一样),放置几小时让它“醒”透。然后把做馅的各种原料拌匀放在大碗里备用(不须像做元宵那样切成小块)。汤团馅含水量比元宵多,这是两者的区别之一。包汤团的过程也像饺子,但不用擀面杖。湿糯米粉粘性极强,只好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用筷子(或薄竹片状的工具)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团。做得好的汤团表面光滑发亮,有的还留一个尖儿,像桃形。汤团表皮已含有足够的水份,很粘,不易保存,最好现做现下了吃。现在有了速冻工艺,汤团才出现在商店里。 南方的汤团有多种“流派”,现在最出名的是宁波的“黑洋酥”汤团。所谓“黑洋酥”就是猪油和黑芝麻粉的混合物,而且猪油不是熬出来的纯油,要用取自猪肚子里的原块的“板油”。撕去“板油”外面的网膜后用手工挤压、揉搓它,再一点一点地掺入黑芝麻粉。这东西从现代保健观点看是绝对的糟粕,可吃起来口感极佳:滑糯软烫,值得一试。 汤团越软、滑越好,所以对糯米原料很讲究。要选粘性特强的品种。加工工艺上也有说法,要用“水磨粉”。就是说,把糯米粒用水泡过后,连水带米一起上磨(象磨豆浆那样),而且最好用石磨磨。磨成的粉用纱布袋吊起来沥干,可以冷藏三四天(时间长了会发酸)。可见,好的汤团很难工业化生产出来,这又是它与元宵不同的一个特点。 ————————————————- 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大臣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动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作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 ,,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武帝准凑,“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 关于元宵节习俗的形成,说法颇多,但一般变为在汉代就初具雏形。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据称泰一是当时相当显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较隆盛。相传另一位汉室皇帝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 元宵又叫汤圆,历史上还有许多别称 “面茧、粉果、元宝、汤 饼、圆不落角”等等,直至明永乐年间才被正式定名为“元宵”.元宵分有馅,无馅两种。无馅的个小,味甜,以白糖、桂圆、桂花、藕丁、蜜饯为佐料,又称“珍珠汤圆”,有馅的个大,状如核桃。北方元宵多为甜馅,有白糖、豆 沙、芝 麻、山楂等类,南方的则甜、咸、荤、素皆有,尤以宁波汤圆,贵阳吴家汤圆著称。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的习俗。元宵,又名汤圆,历史十分悠久。 有关汤圆的来历,有个典故,说是春秋末期,楚昭王在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东西浮在江面上,舟人将之捞起,此物色白而微黄,剖之瓤红如胭脂,味道甜美。左右无人能识,昭王遣人问孔子。子曰:“此物浮萍果也,得之者复兴之兆。”因为这天是元月望(正月十五),以后每年这天,昭王都要命人用面仿制此果,以山楂做成胭脂红的馅料煮食。之后,逐渐演变为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 还有一种说法,相传唐太宗为犒劳大将郭子仪,下旨御厨在正月十五的上元节以上好的糯米制成特殊食品应宴。御厨们灵机一动,创制出一道香糯柔软的白圆团子,献给皇上。唐太宗品尝后,赞不绝口,并将其定名为“唐圆”,象征唐王朝一统天下。因唐圆是在元宵节时吃的,民间遂将之称为元宵,即汤圆。 1912年,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成果,做了大总统。但他不满足,还想当皇帝,却遭到人民的反对,心里十分烦恼。一天,他的一个姨太太想吃元宵,话刚一出口,就被袁世凯打了个大嘴巴子。因为他忌讳听“元宵”,怕会“袁消”。又一赌气下了个命令,再不许叫元宵,一律叫汤圆。当时有一首民谣:“袁世凯,立洪宪,正月十五称上元。大总统,真圣贤,元宵改名叫汤圆。”刻画了窃国大盗袁世凯的丑恶嘴脸。(参考:/ 汤圆是宁波的著名小吃之一,也是我国的代表小吃之一,历史十分悠久。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各地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与北方人不同,宁波人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 特点:宁波汤圆以精白水磨糯米粉为皮,用猪油、白糖、黑芝麻粉为馅,汤圆皮薄而滑,白如羊脂,油光发亮,滑润味美。 传说:相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在阳春三月,化为一位卖汤圆的老翁于西湖边叫卖。这时许仙恰巧走过便要了一碗,一不小心,一个汤圆滚落西湖,被白蛇吞了。于是白蛇成仙,化而为人,与许仙结为夫妇。另一种传说,1912年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做了大总统,他一心想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的。因为“元”和“袁”、“宵”与“消”是同音的,“袁消”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于是在1913年元宵节前,袁世凯就下令把元宵改为汤圆。这便是传说中汤圆名称的来历。 诗句:宋代周必大作《元宵煮浮圆子诗》:“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裹,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攻略:宁波汤圆以当地鄞州区钟公庙街道的“缸鸭狗”汤团店历史最为悠久。“缸鸭狗”实名江阿狗。他原来在宁波开明街开店,就用自己的名字作为店名,并在招牌上绘了一只缸,一只鸭子,一只狗作记号,这个别出心裁的招牌,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和传播,同时他因制作精细,价廉物美,各界人士都喜欢吃他做的汤圆,生意越做越大,使得远近闻名,生意兴隆。旧时候还流传有这样的顺口溜:“三点四点饿过头,猪油汤团‘缸鸭狗’,吃了铜钿还勿够,脱落衣衫当押头”。(参考 一般南方人叫做汤圆,北方人叫元宵。汤圆比较软,元宵硬一些。
汤圆和元宵有什么区别?
问题补充:一年一度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就要到了,在老家正月十五都是吃饺子,但在北京过节吃汤圆和元宵,到底汤圆和元宵有什么区别呢?
●口感不同啊,我喜欢元宵!呵呵!~
●元宵、汤团是两回事。可以说是北方、南方之不同渊源所致。 北京做的元宵,是以馅为基础制作的。我见过机器做元宵的操作过程。先是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南方叫糯米)粉,机器就“筛”起来了。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变成球状,江米也沾到馅料表面形成了元宵。做成的元宵江米粉层很薄、表面是干的,下锅煮时江米粉才吸收水份变糊。 南方的汤团(北京人按四川习惯叫做汤圆)做法完全不同,倒有点儿像包饺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跟做饺子时和面一样),放置几小时让它“醒”透。然后把做馅的各种原料拌匀放在大碗里备用(不须像做元宵那样切成小块)。汤团馅含水量比元宵多,这是两者的区别之一。包汤团的过程也像饺子,但不用擀面杖。湿糯米粉粘性极强,只好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用筷子(或薄竹片状的工具)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团。做得好的汤团表面光滑发亮,有的还留一个尖儿,像桃形。汤团表皮已含有足够的水份,很粘,不易保存,最好现做现下了吃。现在有了速冻工艺,汤团才出现在商店里。 南方的汤团有多种“流派”,现在最出名的是宁波的“黑洋酥”汤团。所谓“黑洋酥”就是猪油和黑芝麻粉的混合物,而且猪油不是熬出来的纯油,要用取自猪肚子里的原块的“板油”。撕去“板油”外面的网膜后用手工挤压、揉搓它,再一点一点地掺入黑芝麻粉。这东西从现代保健观点看是绝对的糟粕,可吃起来口感极佳:滑糯软烫,值得一试。 汤团越软、滑越好,所以对糯米原料很讲究。要选粘性特强的品种。加工工艺上也有说法,要用“水磨粉”。就是说,把糯米粒用水泡过后,连水带米一起上磨(象磨豆浆那样),而且最好用石磨磨。磨成的粉用纱布袋吊起来沥干,可以冷藏三四天(时间长了会发酸)。可见,好的汤团很难工业化生产出来,这又是它与元宵不同的一个特点。
●元宵和汤圆的区别 元宵和汤圆都是糯米粉制品,中间有不同口味的馅料,因南北方气候差异,制作方式有所不同。元宵一般只用素的固体甜馅料,将馅料切成小块,蘸上水,在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一边滚一边洒水,使其自然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汤圆则是用很细的汤圆粉团包馅制成的(馅料有素有荤)。吃时一般都是用水煮,汤圆煮后汤比较清,元宵煮后汤比较浓,因此喝汤如同喝糯米面粥。由于工艺不同,汤圆煮时不乱汤,皮面润滑,馅流动性好;而元宵容易乱汤,但皮面松软,可油炸、拔丝、穿衣、蒸、烤等多种食用方法。
汤圆和元宵的区别?哪个可以油炸?
问题补充:南北方有不同,详解。谢谢
●都不适合炸很多人认为汤圆和元宵是一回事,不过是叫法不同。这种观点似乎对,却又不完全对。这两种东西尽管在味道上差别不大,但仔细琢磨,还是有区别的,并不像“包子”和“馒头”那样南北两种称呼,其实说的是一个东西。“元宵”和“汤圆”是近义词而不是等义词。 北方做的元宵,是以馅为基础制作的。先是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笸箩或是机器里,倒上糯米粉开始“筛”。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变成球状,江米也沾到馅料表面形成了元宵。做成的元宵江米粉层很薄、表面是干的,下锅煮时江米粉才吸收水份变糊。元宵汤很特别,煮好的元宵已是原有的一半儿而汤却是浓浓的、稠乎乎的,香甜香甜,煮汤圆的汤却是清的。 南方的汤团做法与元宵完全不同,倒有点儿像包饺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跟做饺子时和面一样),放置几小时让它“醒”透。然后把做馅的各种原料拌匀放在大碗里备用(不须像做元宵那样切成小块)。汤团馅含水量比元宵多,这是两者的区别之一。包汤团的过程也像饺子,但不用擀面杖。湿糯米粉粘性极强,只好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用筷子(或薄竹片状的工具)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团。做得好的汤团表面光滑发亮,有的还留一个尖儿,像桃形。汤团表皮已含有足够的水份,很粘,不易保存,最好现做现下了吃。现在有了速冻工艺,汤团才出现在商店里。
“元宵”和“汤圆”是不是一种食品???如果不是的话,他们的区别是什么?
问题补充:周星期五交谁帮帮我啊
●元宵、汤团两事说北、南同渊源所致 北京做元宵馅基础制作我见机器做元宵操作程先拌馅料匀摊圆薄片晾凉再切比乒乓球立块馅块放入像筛似机器倒江米(南叫糯米)粉机器筛起随着馅料互相撞击变球状江米沾馅料表面形元宵做元宵江米粉层薄、表面干锅煮江米粉才吸收水份变糊 南汤团(北京按四川习惯叫做汤圆)做完全同倒点像包饺先糯米粉加水团(跟做饺面)放置几让醒透做馅各种原料拌匀放碗备用(须像做元宵切块)汤团馅含水量比元宵两者区别包汤团程像饺用擀面杖湿糯米粉粘性极强用手揪团湿面挤压圆片形状用筷(或薄竹片状工具)挑团馅放糯米片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汤团做汤团表面光滑发亮留尖像桃形汤团表皮已含足够水份粘易保存现做现吃现速冻工艺汤团才现商店 南汤团种流派现名宁波黑洋酥汤团所谓黑洋酥猪油黑芝麻粉混合物且猪油熬纯油要用取自猪肚原块板油撕板油外面网膜用手工挤压、揉搓再点点掺入黑芝麻粉东西现代保健观点看绝糟粕吃起口极佳:滑糯软烫值试 汤团越软、滑越所糯米原料讲究要选粘性特强品种加工工艺说要用水磨粉说糯米粒用水泡连水带米起磨(象磨豆浆)且用石磨磨磨粉用纱布袋吊起沥干冷藏三四(间发酸)见汤团难工业化产与元宵同特点 ————————————————- 相传汉武帝宫位宫名叫元宵幽于宫思念父母终泪洗面臣东朔决帮助于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命于月十五火烧安要逃难唯办让元宵姑娘月十五作火神吃汤圆 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武帝准凑元宵姑娘终于见家便形元宵节 关于元宵节习俗形说颇般变汉代初具雏形史载汉武帝候汉室要祭祀位叫"太"神明据称泰相显赫位神明位五帝并恩于汉帝所受奉祀比较隆盛相传另位汉室皇帝汉文帝元宵节关 元宵叫汤圆历史许别称 面茧、粉、元宝、汤 饼、圆落角等等直至明永乐间才式定名元宵.元宵馅馅两种馅味甜白糖、桂圆、桂花、藕丁、蜜饯佐料称珍珠汤圆馅状核桃北元宵甜馅白糖、豆 沙、芝 麻、山楂等类南则甜、咸、荤、素皆尤宁波汤圆贵阳吴家汤圆著称
汤圆和元宵有什么区别?是做法不一样吗?
问题补充:汤圆和元宵有什么区别?是做法不一样吗?
●元宵、汤团是两回事。可以说是北方、南方之不同渊源所致。每当到了正月十五上元节,一般都有南吃汤圆北食元宵的习俗,不过元宵与汤圆这二者除了做法稍有不同之外,营养成分基本相同。北京做的元宵:是以馅为基础制作的。机器做元宵的操作过程如下:先是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南方叫糯米)粉,机器就“筛”起来了。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变成球状,江米也沾到馅料表面形成了元宵。做成的元宵江米粉层很薄、表面是干的,下锅煮时江米粉才吸收水份变糊。 南方的汤圆:(北京人按四川习惯叫做汤圆)做法稍有不同,有点儿像包饺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跟做饺子时和面一样),放置几小时让它“醒”透。然后把做馅的各种原料拌匀放在大碗里备用(不须像做元宵那样切成小块)。汤圆馅含水量比元宵多,这是两者的区别之一。包汤圆的过程也像饺子,但不用擀面杖。湿糯米粉粘性极强,只好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用筷子(或薄竹片状的工具)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圆。做得好的汤圆表面光滑发亮,有的还留一个尖儿,像桃形。汤圆表皮已含有足够的水份,很粘,不易保存,最好现做现下了吃。现在有了速冻工艺,汤圆才出现在商店里。 南方的汤圆有多种“流派”,现在最出名的是宁波的“黑洋酥”汤圆。所谓“黑洋酥”就是猪油和黑芝麻粉的混合物,而且猪油不是熬出来的纯油,要用取自猪肚子里的原块的“板油”。撕去“板油”外面的网膜后用手工挤压、揉搓它,再一点一点地掺入黑芝麻粉。这东西从现代保健观点看是绝对的糟粕,可吃起来口感极佳:滑糯软烫,值得一试。 汤圆越软、滑越好,所以对糯米原料很讲究。要选粘性特强的品种。加工工艺上也有说法,要用“水磨粉”。就是说,把糯米粒用水泡过后,连水带米一起上磨(象磨豆浆那样),而且最好用石磨磨。磨成的粉用纱布袋吊起来沥干,可以冷藏三四天(时间长了会发酸)。可见,好的汤圆很难工业化生产出来,这又是它与元宵不同的一个特点。
汤圆和元宵的区别 汤圆的传统吃法介绍
问题补充:汤圆和元宵的区别 汤圆的传统吃法介绍
●汤圆和元宵的区别:从地理上来说,元宵更多的出现在北方,而汤圆更多的出现在南方。当然,汤圆和元宵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制作工艺。制作元宵的时候,一般是将固体甜馅料(通常是素的,包括各种果料)切成小块,蘸上水,然后放到盛满糯米面的笸箩里滚,一边滚一边洒水,直至其沾满糯米面成为圆球。汤圆的做法和包饺子的过程类似:先将糯米粉加水和成团,然后放置几小时“醒”透,包汤圆的时候就掐取一小团,捏成圆片,然后把馅料(可荤可素)放进去,最后揉成圆球。汤圆不容易乱汤,表皮光滑圆润,口感细腻;元宵煮后,汤会比较浓,跟糯米面粥似的,表皮松软,馅料硬实有“咬劲”,果香和米香浓郁。汤圆的吃法一般就是水煮,而元宵的吃法种类繁多,可油炸、可拔丝、可穿衣、可蒸、可烤、可煮。比起元宵来说,汤圆更容易保鲜以及规模生产,加上速冻汤圆食用的方便性,汤圆的后力似乎比元宵更强。估计元宵节后汤圆将打破与元宵平分秋色的局面而独占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