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并快乐着
有一首歌叫"痛并快乐着",说的是新婚女子吗?
●说的是人生如果在做有意义的事,虽然劳累,但是很快乐!
●可以这么理解。
●理解很贴切,深有感受.
刚才天上掉馅饼!砸俺头上几个!痛并快乐着!
问题补充:祝'"红狼"兄一路走好!
●祝"红狼"兄一路走好! 好像被撤了啊“`你瞧瞧
养孩子真心不容易,不过痛并快乐着Hi~我在金州区石河镇,有跟
问题补充:养孩子真心不容易,不过痛并快乐着Hi~我在金州区石河镇,有跟我一个地方的吗?养孩子真心不容易,不过痛并快乐着
●怀孕辛苦,生孩子糟醉,养孩子更不容易啊,但是妈妈是快乐的,[可爱][可爱][可爱][可爱]
白岩松《痛并快乐着》书中,最后写给他儿子的话的内容是什么?
问题补充:要求 是原文的
●(摘自白岩松《痛并快乐着》) 以下这篇文章《写给孩子》动笔于1997年11月底,那时我的儿子刚刚出生不久,过去两年多了,这篇文章我仍愿不时拿出看看,只是在重看时,越来越好奇,未来,我的孩子打开这封多年以前父亲写给他的人生邮件时,会像他父亲当初动笔时那样感动吗? 写给孩子 前一段时间,在我的眼前,经常会有一个孩子的身影在晃动,虽然那个时候,我还看不清他的面容,甚至连性别都模糊,但我知道,这是我们父子俩相遇前的通知。 今日落笔,已是在充满乳香的房间里,我的儿子在饱餐一顿后安静地睡着,那种与新生儿见面所带来的奇妙感受充满我心,我知道,在我们彼此的生命历程中将相互温暖与扶持。 做了父亲,我不该两手空空迎接他的到来,但孩子那稚嫩的小手还举不起任何可作礼物的东西,那就让我的祝愿当做礼物,投入生命的信箱,来一个慢件邮递,当他长大的时候,再好奇地拆封吧! 学会宽容 如果所有的美德可以自选,那孩子,就先把宽容挑出吧! 在马上到来的世纪里,也许平和安静会很昂贵,不过,拥有宽容,你就可以奢侈地消费它们。宽容能松驰别人,也能抚慰自己,它会让你把爱放在首位,万不得以才动用恨的武器;宽容会使你随和,让你把一些人看得很重的事情看得很轻;宽容还会使你不至失眠,再大的不快,再激烈的冲突,都不会在宽容的心里过夜,于是每个清晨,你都会在希望中醒来。 我不知道,在未来的岁月里,该如何让你学会宽容,如果宽容可以遗传,你就将在母亲那里遗传很多。当然我希望你在成长的过程中,做父亲的也可以慢慢言传身教。 一旦你拥有了宽容的美德,你将一生收获笑容,而如果你真的学会了宽容,也许就不会在未来的那一天,抱怨父母为什么会把你带到这个并不纯净的世界里来。不过,这后一个想法,已是父母未雨绸缪的自私了。 不争第一 人生不是竞技,不必把撞线当成最大的光荣。当了第一的人也许是脆弱的,众人之上的滋味尝尽,如再有下落,感受的可能就是寒凉,就这样,就将永远向前,可在生命的每个阶段,第一的诱惑总在眼前,于是,生命变成苦役。 站在每一位置的人不一定是胜者,每一次第一总是一时的风光,却赌不来一世的顺畅。时代的风向总在转变,那些被风吹走的名字,问题站在队伍的前列。争第一次的人们眼睛总是盯着对手,为了得到第一,也许很多不善良的手段都会派上用场,也许每一个战役,你都赢了,但夜深人静,一个又一个的伤口,会让自己触目惊心。 何必把争来的第一当成生命的奖状,我们每一个人,只不过是和自己赛跑的人,在那长长的人生路上,追求更好强过追求最好。 爱上音乐 在我们身边,什么都会背叛,可音乐不会,哪怕全世界所有的人都背过身去,音乐依然会和你窃窃私语。我曾问过一个哲人:为什么今天的人们还是需要一二百年前的音乐抚慰?哲人答:人性进化得很慢很慢! 于是我知道,无论你向前走多远,那些久远的音符还是会和你的心灵很近,生命之路并不顺畅,坎坷和不平都会出现在你的眼前,但爱上音乐,我便放心,因为一二百年前,那些独对心灵的音乐编织者,早已为你谱下安慰的乐句。 在你成长的时代里,信息的高速发达使人们的头脑中,独自瞑想的空间越来越小,然而走进音乐世界,你会在和乐人的对话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用自己的感受去激活生命。每当想到,今日在我脑海里回旋的那些乐章,也会在未来与你相伴,我就喜悦,为一种生命与心灵的接力。 …… 其实还有,比如说来点幽默、健康、有很多真正的朋友……但我想,生命的路自己走过,再多的祝愿都是身后的叮咛,该有的终将会有,该失去的也终会失去,然而孩子,在父母的目光里,你的每一步都将是我生命里最好的回忆…… 很久很久以后,也许你该为你未来的孩子写下祝愿的话语,只是不知,会否和我今日写下的相似? 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心灵路程,所以它和朝代的更迭无关。孩子,当未来你拆开这封今日寄出的邮件时,我还是希望:你能喜悦并接受。
请问白岩松的书《痛并快乐着》提到他为 东方之子 写的歌《其实每一个生命都需要表白》 这首歌谁有
问题补充:在网上找了好久也没找到 就是书里提到的 “一点点青春,一点点走开”这首歌 谁有这首歌的地址啊 特别想听一听 有全部的歌词也行 请各位帮帮忙 小弟不胜感激!
●“一点点青春一点点走开一点点流浪起来一朵朵鲜花一朵朵盛开一朵朵飘散得很快”歌实在是找不到了
有看过白岩松《痛并快乐着》书的吗??
问题补充:书中写的大概什么内容。是否值得一看????
●放松的阅读已经成了一种奢侈 对幸福的理解,每个人各不相同,陆陆续续的采访中,问过很多 人关于幸福的理解,也听过不同的人给我描绘过所谓幸福的那种画面, 时间长了,也难免问一下自己,回答之前,眼前先有一幅画面出现。 大约是头一天刚刚完成一项比较重要的工作,效果还算不错,而 短期内也不会有什么工作需要自己介入,有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 感觉,这段时间最好是在初秋,日子总是晴的,却依然有些风,最好 微凉,然后在打开门窗的家中,让背景音乐若有若无地响着,手中终 于拿起一直想看而没有时间看的书,书页有时是自己翻的,有时是被 风翻的,看一会儿,投入进去,又看一儿,走走神,困了就打个盹, 醒来再回忆:我看到哪儿了? 这就是我认为的幸福,其实实现起来并不难,但可惜的是:即使 不难也难得实现。 人过30,再谈到阅读,早已过了功利的阶段,翻书,不再是为了 拥有一种谈资,或是填补头脑中的哪项空白,除去工作中的翻阅资料, 生活中的阅读已经变成一种纯粹的快乐。也因此便需要一种很好的心 情,更需要拥有一段能让自己放松的时间,但痛苦的是:偏偏这两点 我难得拥有。 放松的阅读已经成了一种奢侈,对于现代人来说,这该算做一场 悲剧。 几年之前,读过一篇散文,是武汉女作家方方写的。由于她工作 实在太忙,有很多想听的音乐没时间听,很多想看的书没有时间看, 直到有一天,她住了院,谁想到,音乐也听到了,书也看上了,于是, 开始喜欢上住院的生活。看完这篇散文,我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医 院如果都成了现代人精神的避难所和补养地,那我们平日的生活实在 有该反思的地方。 但必须承认,方方的感叹又是我们很多人共有的,在我的身边, 就有一个真实的细节。《新闻调查》的王利芬是公认一心扑在事业上 的女强人,忙是她的生活特征,但是有一天,她走进电梯,却突然被 电梯里放的音乐深深地打动。这位音乐素养较高的女士,悲哀地发现: 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听过音乐了。 医院里看书,电梯里听音乐,然后感慨万千,再然后是继续原来 的脚步。相信出了院的方方继续忙,而迈出电梯的王利芬还会有许多 不听音乐的时光。现代这两个字,已经让我们的脚步不再受自己控制。 走进孤岛我会带上哪一本书? 几年之前,黄集伟先生曾在电台办过一档人物访谈节目,来宾大 多是知识界人士,访谈的内容很有趣,黄集伟先生会首先告诉来宾: 你将走进一个孤岛,衣食无忧,但只许带一本书和一张唱片,请问你 最想带哪一本书和哪一张唱片?然后访谈开始。 我就这个问题为自己做了一个选择:我将带上一本厚厚的《鲁迅 全集》,当然不是几十本的那种,我带的这本是像《辞海》那样的合 订的缩小了字号的版本,容量奇大而且在美丽孤岛的下午,困了还可 以当枕头。详细地通读鲁迅,是自己长久以来的心愿,虽然断断续续 读过许多,但系统地一字不拉却未曾读过,这一直是自己心中的一处 痛。 对于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鲁迅是无法逾越的一个名字,虽然不 同的时代,鲁迅这个名字被打上不同的颜色,但只有静下心来,走进 鲁迅的文字中,你就很快知道,鲁迅是永远属于中国的。 像鲁迅这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知识分子已 经不多,时常我都会感到,在奔波中,脊梁日渐软弱,这个时候,总 会想起鲁迅来,因为那是中国知识分子中,拥有最硬脊梁的一个。更 何况,鲁迅当年入木三分的民族性分析至今仍未过时,还时有警世恒 言的作用。 但可惜的是,生在中国,自称知识分子却一直没有通读过鲁迅, 这让我长久不安。好在孤岛就在眼前,我终于有了和鲁迅先生独对的 这一个月,我清楚,读鲁迅,这一个月心情不会轻松,但轻松的心情 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吗?更何况,孤岛以外的世界,容许我们的心情永 远轻松吗? 读鲁迅,就是一次精神上的补钙,孤岛一个月,相信自己的骨头 会硬朗许多,这是健康的标志。 书的问题解决了,音乐呢?就带上巴赫的平均律吧!这是被称为 钢琴演奏圣经的音乐作品,从头到尾只有一架钢琴,初听起来,旋律 也很简单,但听来听去,却越听越复杂,越听越美妙,看来,只有看 似简单的东西,才会有真正的内涵,音乐也不例外。 过俗人结婚生孩子的日子 有一段时间,在我的生活环境中,不要孩子是正常的,而要孩子, 多少显得有些另类。身边的人们无论是年过40,还是30好几,都是夫 妇两个快乐地生活着,谈起孩子,显得有些不屑,然后劝导我:“自 己活着就够不容易的,还要个孩子,别逗了!” 我将信将疑,却信奉着“听人劝吃饱饭”的信条,在结婚后的几 年一直过着快乐的两人生活,要孩子这个念头被我有意无意地闲置起 来。 但这样的日子过了几年后,我突然发现,这种前卫的日子不太属 于我,就如同我吃饭不爱吃龙虾偏爱吃土豆粉条一样,自己本就是俗 人一个,好在老婆也是如此,既然俗人一对,就得过俗人结婚生孩子 的日子,不管身边的兄弟姐妹如何“无子一身轻”,过着快乐似神仙 的现代人生活,我是打算从中撤了,哪怕背上逃兵的罪名。 似乎远方的孩子早就在等候父母在人间对他的召唤,因此当我们 夫妻俩要孩子的念头才下不久,他就如约而至来到母亲的腹中。 最初听到这个消息,有些惊喜,有些手足无措,还有些想找个没 人的地方偷着乐或钻进人群大声呼喊“我要当父亲了”的冲动。 一个新的生命开始真实的介入 和所有的父母一样,喜悦的同时是担心,将来的孩子是不是健康? 是不是五官端正?十月的路途中会风调雨顺吗?我们会是个合格的父 母吗?这一系列问题在每一个夜晚白天都在我们夫妻脑海中盘旋,于 是相互打气,你担心的时候我自信,你自信时我担心,就这样在彼此 的鼓励中扶持着向前走。至此我才明白,十月怀胎,不只是孩子慢慢 在母体中成长需要的时间,也是年轻的夫妻在成为未来的父母之前进 行准备的时间,少了太过突然,长了又过于折磨人。 妻子不再是年轻女子的模样,多少有了些母亲的光辉,而我自己, 作为几个月后的父亲,也似乎褪去了一层青涩。 有些事情是难以解释的。我的妻子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江南人,却 在怀孕几个月后,开始时常要求吃羊肉,喝奶茶,这些过去她很少碰 的食品却成了美味。这让我想起自己的家乡,那片草原,和与羊肉、 奶茶有关的日子,莫非遗传真是如此的奇妙! 离预产期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候,由于我要参加长江三峡大江截 流的现场直播,因此将夫人送回她的家乡待产。分别的日子里,白天 忙着直播,晚上惦记着远方的那对母子,竟将白天的忙与累都淡化了。 直播顺利结束,回到北京又是日常节目的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想早些回去等待相逢,照顾母与子,但却脱不开身。 但儿子等不急了,还差将近10天的时候,一个傍晚,我突然接到 妻弟的电话,妻子已经进产房,“今晚你就可能当爸爸了。”我一下 懵了,赶紧去看飞机时刻表,但时辰已晚,没有了去江苏的飞机,留 给我的只有明天一早的航班和惶惶不可终日的等待。 好在岳母是当地优秀的妇产科专家,但我还是没理由的紧张与自 责,电话一个接着一个,但那边显然更忙,我像个没头苍蝇一样在自 己家中小小的房间里来回乱窜,初冬的天气,汗不停地流下;不是教 徒,也开始祈祷,家中四面白墙让我有种喜悦与恐惧交织在一起的感 觉,早已没了主张。 午夜过后一个小时,妻弟电话打了过来:“生了,儿子,7斤8两, 母子平安,明天赶紧过来吧。” 心终于放下,却在几分钟后又提了起来,兴奋与急切地想和妻子 孩子相拥的心情更加强烈,自然一夜无眠。 回忆不起来是怎样登上早晨的飞机,能想起来的画面已经到了医 院的门口。走进母婴室,妻子疲惫而幸福地躺着,看见我之后先用眼 神引导我注意她身边的孩子。我看见了孩子,我知道,在我的生命之 旅中,一个新的生命开始真实地介入,无论对于他还是我们夫妻俩, 生命都是全新的开始。 很长的时间里,自己天不怕地不怕的,但有了孩子,这一切都不 同了,有时抱着孩子走到窗口,都会下意识地往后退几步,像怕开着 的窗户有吸引力似的,妻子带着孩子出去玩,在家中自己就会无由地 担心起街上川流不息的车辆……这样的恐惧开始增多,也就慢慢懂得 为别人去考虑。 对外语文盲这个身份我是不甘心的 有这么一个段子,和外语能力有关。三只小耗子,有一天在耗子 妈妈的带领下出去散步,鸟语花香,心情不错,一路欢声笑语,可危 险突然来了,前方出现了一只猫,三只小耗子立即惊慌失措,可耗子 妈妈镇定自若,对小耗子说:“别怕,看我的。”说完,耗子妈妈就 大声叫道:“汪汪汪”。猫听到狗叫,转身跑远了,耗子妈妈得意地 对小耗子说:“怎么样?掌握一门外语很重要吧!” 段子讲完,听者哈哈大笑。可笑过之后有些悲哀,这类段子一般 是外语不怎么样的人最乐意讲,这就有点阿Q的意思,透着有一种吃不 着葡萄说葡萄酸的味道。其实外语真的很重要。 出国多少次,本是研究同行的好机会,但打开电视,除了研究一 下布景和猜猜主持人的年纪,说的什么,就一头雾水!采访中,老外 就在身边,本想交流一下,但除了翻翻白眼,又能说些什么呢?于是, 就只能凭借道听途说,来了解西方的同行在怎么做着电视。 对外语文盲这个身份我是不甘心的,不能掌握外语,就不能真正 了解世界,无论个人与国家都是如此,也许当我完成这部书稿,就会 赶紧去找个外语班报名,30多岁开始学艺还不算太晚,我真不想这只 腿迈进新世纪,而另一只却一直停在过去,被封闭自然会被淘汰,谁 也不想中途掉队,真希望有一天碰到你,我们会用外语叽哩咕噜半天 后,像耗子妈妈那样得意地说:“怎么样?掌握一门外语还是挺重要 的吧!” 学会合作是电视人面对的第一课题 合作不只是我的弱项也是我们的弱项。我过去做过报纸广播,但 电视的特殊性大不一样,最重要的是它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合作。 做报纸记者的时候,拿个本顶多加个录音机就走了,采访完毕, 自己苦思冥想,文章写出后,很快乐,很有自我成就感,广播也如此, 一晚上的节目,推个装满音乐CD的小车就进了直播间,主持完了,想 着刚才那种电波中的交流当然也自得其乐。 但做电视,想自得其乐,难一些,没有摄像、录音、主持和编导, 这活儿就不能干,即使最节俭,也得摄像和记者两个人,合作还是跑 不掉。合作好了,节目就会加分,但如果摄像那儿减了10分,编导和 主持也各自减分,最后的节目能不能及格都是个问题。 可是合作又不是简单理解为处好人际关系,而是如何在合作之中, 既有良好关系又能激发各自潜能,尤其后者几乎是我们所有人的弱项。 曾经采访过在美国的一位华裔科学家,他曾在几千名科学家共同 承担的登火星计划中担当重任,我问过他一个问题:新的世纪中,人 才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他回答:合作精神。听到这个回答,我沉默 良久,又是一个关于新世纪的命题,但我相信他说的是对的。 中国并不是一个拥有合作精神传统的国度,比如在音乐领域,我 们习惯一把二胡或一架古琴诉说情怀,而西方音乐家却善于把不同的 乐器组合在一起,用合作带来的和谐的音乐来感动我们。当然谈到合 作,我们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可以共患难,却不能共享乐,多少人 患难时是至亲良朋,而境遇转好,勾心斗角就来了,这样的例子我们 每个人都可以举上一大把。 因此当有人问我:新世纪该成为一名什么样的人才时,我往往回 答:“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力争使自己成为一支11人足球队伍中不 可替代的一员。” 我还要继续学习合作,我们很多人也要学会如何合作,甚至可以 上升一点高度:新世纪里,中国是否能够真正强大,首先取决于我们 是否学会合作。 为了明天,请同意我的观点。 这里有一点点 http://post.baidu.com/f?ct=335675392&tn=baiduPostBrowser&sc=1748682717&z=187838294&pn=0&rn=50&lm=0&word=%B0%D7%D1%D2%CB%C9#1748682717
以白岩松的书《痛并快乐着》为题的作文
问题补充:以白岩松的书《痛并快乐着》为题或以蔡智恒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为题的作文,600字左右,谢了
●说实话,现在和大家说《第一次亲密接触》也许已经过时。其实看过原著的人不多,只是看在它是第一本网络畅销小说的份上,去观看了电影而已。有些人抱着一份好奇心,看完后丢下一句:也不怎么样!试问:谁懂得它真正的内涵呢?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关于网络的故事:一个是念流体力学但似乎有点呆头呆脑的研究生,一个是对生命充满渴望、漂亮的英语系女生,两人都为彼此精彩的plan所吸引,他们在网上邂逅。一切看上去都很平常,因为这只是一段很平凡的网恋,如意料中般以悲剧收场。照理说,这样一个结局应该有些激情四扬,可是作者蔡智恒却平静得出奇,至少没有心绪欺负。这只能说很特别,让人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虽然没有任何背景渲染女主角“轻舞飞扬”的死亡,但读者还是会有一点感伤,有一种想哭的冲动。这恰是此书最绝妙之处,有点出其不意,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此处却最平淡。两者并不和谐,但结合后却几近完美,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觉,无人知晓,我想,这是作者的秘密或是亲身领会吧,旁人是感受不到的。正因为如此,读者更要整个身心投入地读这本书,让自己身临其境,哪怕什么也不能领会,我敢肯定:你对生命的态度会有所改观。张开双臂,仰起脸,走过一场香水雨——生活中,有谁这样尝试吗?那时的男主角只是一直心疼自己的钱,没有大挥笔墨去体会,但有些人依旧很彻底地了解了作者的用意,心灵最深处也能明白。如果你很想得到香水的快乐,不妨去看看这本书。走过香水雨——这是“轻舞飞扬”的喜好,也从另一个方面看出她对生命的渴望。其实,当她走到人生的终点时,她已完成了自己的心愿,所以她笑着离开,作者则说:“病房内飞走了一只咖啡色的蝴蝶。”简单但不乏诗意。这又是这本书的一大特点:让读者时时刻刻都感到一种轻松而且快乐的氛围。蔡智恒没有安妮宝贝那暗淡而柔和的手笔,也没有金庸那刚壮有力的调子。他只是用看似幼稚、纯朴的语言写内心感受,很美很美。有位网友曾那么评价他:“痞子蔡的文笔,是非常稀有的,是那一种会激发大众共鸣、却又不失其文学背景的风格——平凡中见灿烂的文风。”瞧,这便是《第一次亲密接触》非同寻常的魅力。说了那么多,我一直没有点明主题:什么才是它的内涵?它的内涵即内敛有豪放的表现了出来,那就是“轻舞飞扬”顽强的生命力!从走过香水雨到住院,她一直很乐观,乐观得让人觉得生命掌握在她手中,其实那时的她几乎已失去了生命。知道为什么读者们都会为这个故事的悲惨结局而哭泣吗?更多的是抱有对顽强生命的可惜,所以会感动,眼泪也就不由自主了。你是否马上意识到这是一本不错的书呢?别再只沉迷于武侠和言情小说了,想要让知识面得到进一步的拓宽,就赶快行动吧!顺便告诉你一个看《第一次亲密接触》最好的方法:花上三、四个小时,一口气看到底。因为我就是这么做的,那是解决郁闷的良药。或者,你也可以一天品上一页(但我想:没人会经得起这种诱惑而置之不理),说不定又找到另一种感触了
痛并快乐着 白岩松 这本书的大意是什么
●发表作者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观点,虽然感到有些压力,也发现了很多问题,但依然可以对未来报以希望,现在反思所产生的“痛”如果换来社会在未来的进步,那也是值得的。从而提出“快乐”。
白岩松写过哪些书?除了痛并快乐着和幸福了吗,还有哪些书?
● 《痛并快乐着》《幸福了吗》《青春·后青春》《岩松看美国》《岩松看日本》《岩松看台湾》 后四本的简介: 《青春•后青春(珍藏版套装)》:是央视资深新闻人白岩松的图书、音像作品套装,内含①《幸福了吗》(口袋版,附赠《白岩松耶鲁演讲》DVD②《痛并快乐着》(口袋版,附赠《那十年——1990-2000值得珍藏的影像与文字》DVD③《关于幸福的问与答》DVD,以国内首场名人公开课的形式,诠释了白岩松对“幸福”的感悟与解读,演讲主题、内容与他的文字作品相互呼应,一脉相承。 《岩松看美国》:在中美两国建交30周年及美国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前往美国华盛顿、纽约等重要城市,采访美国新一届政府团队和政治、经济界要人,同时深度观察美国在经济危机后的政治、社会和民生,带着中国民众最关心最感兴趣的疑问,将一个真实、立体的美国展现在中国读者面前。 《岩松看日本》:以媒体的视角和新闻人的敏感。对日本政治、经济、生活、文化、时尚、娱乐等诸多方面作了近距离观察,并在此基础上将所见、所感、所悟整理成了文字。书中文字不似专家学者般深奥。也全无情绪化的议论和泛泛而谈,而是力求以平实、客观的描述。将一个真实的日本呈现给读者。为了更好地贴近受众。满足大众了解日本的需求。采访人物和专题的设定广泛听取了专家学者的意见和网友的建议。特别是希望把中国未来发展中会遇到的诸如环保问题、老龄社会问题、传统文化的发展问题等。通过“看日本”而得到一定的解答。“把爱恨放下,先去了解”,是作者的希望也是“看日本”的宗旨,因为面对未来,不了解别人是危险的。不了解别人如何做的就不能请楚自己前进的方向。日本是一面镜子,走近他们。可以照见自己。七十年前。戴季陶先生曾感叹说,日本已将中国放在手术台上解剖过千百次,而中国呢?希望《岩松看日本》对读者了解日本能够有所裨益。 《岩松看台湾》:一边是连宋、李敖的大陆之行,一边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与台湾东森电视台亲密合作、制作的12集电视节目《岩松看台湾》,2005年海峡两岸的政治文化交流热络而频繁。 本书是与电视节目同名图书《岩松看台湾》,成为大陆主流电视媒体首次与台湾媒体亲密合作的珍贵见证,同时也是第一次通过央视名嘴白岩松的视角,展示了一幅描绘台湾风土人情的人文长卷。书中既有央视“名嘴”白岩松采访连战、宋楚瑜、余光中、柏杨、高金素梅、陈文茜、侯孝贤等十余位台湾知名人物及重要事件的采访实录,又以采访日记、采访手记、采访档案、采访语录、采访“背包”等形式客观详细地报道了台湾的方方面面,对于台湾美食、台湾诚品书店、台湾101大楼、台北故宫博物院、西门町等台湾特殊人文景观,也给予了特别的介绍。 以超过同名电视节目十几倍的信息量首次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全流程、多视角展示了电视节目的策划、制作细节,不但是解读台湾社会现状的“小百科”,也是一个富有特色的新闻采访案例。为了读者更充分地了解书中内容,该书还赠送《东方时空》特别节目———《岩松看台湾回望》DVD光碟。 一幅描绘台湾风土人情的人文画卷,一段珍贵的新闻史实。历时10余天,酝酿近3年,央视东森亲密合作。大陆主流电视媒体首次入岛零距离报道,“名嘴”白岩松专访十余位台湾知名人物,采访实录、采访日记、采访手记、采访档案、采访语录,《东方时空》全景式报道真实台湾,首次披露大量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
问题补充: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的内容,拜托了
●放松的阅读已经成了一种奢侈 对幸福的理解,每个人各不相同,陆陆续续的采访中,问过很多 人关于幸福的理解,也听过不同的人给我描绘过所谓幸福的那种画面, 时间长了,也难免问一下自己,回答之前,眼前先有一幅画面出现。 大约是头一天刚刚完成一项比较重要的工作,效果还算不错,而 短期内也不会有什么工作需要自己介入,有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 感觉,这段时间最好是在初秋,日子总是晴的,却依然有些风,最好 微凉,然后在打开门窗的家中,让背景音乐若有若无地响着,手中终 于拿起一直想看而没有时间看的书,书页有时是自己翻的,有时是被 风翻的,看一会儿,投入进去,又看一儿,走走神,困了就打个盹, 醒来再回忆:我看到哪儿了? 这就是我认为的幸福,其实实现起来并不难,但可惜的是:即使 不难也难得实现。 人过30,再谈到阅读,早已过了功利的阶段,翻书,不再是为了 拥有一种谈资,或是填补头脑中的哪项空白,除去工作中的翻阅资料, 生活中的阅读已经变成一种纯粹的快乐。也因此便需要一种很好的心 情,更需要拥有一段能让自己放松的时间,但痛苦的是:偏偏这两点 我难得拥有。 放松的阅读已经成了一种奢侈,对于现代人来说,这该算做一场 悲剧。 几年之前,读过一篇散文,是武汉女作家方方写的。由于她工作 实在太忙,有很多想听的音乐没时间听,很多想看的书没有时间看, 直到有一天,她住了院,谁想到,音乐也听到了,书也看上了,于是, 开始喜欢上住院的生活。看完这篇散文,我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医 院如果都成了现代人精神的避难所和补养地,那我们平日的生活实在 有该反思的地方。 但必须承认,方方的感叹又是我们很多人共有的,在我的身边, 就有一个真实的细节。《新闻调查》的王利芬是公认一心扑在事业上 的女强人,忙是她的生活特征,但是有一天,她走进电梯,却突然被 电梯里放的音乐深深地打动。这位音乐素养较高的女士,悲哀地发现: 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听过音乐了。 医院里看书,电梯里听音乐,然后感慨万千,再然后是继续原来 的脚步。相信出了院的方方继续忙,而迈出电梯的王利芬还会有许多 不听音乐的时光。现代这两个字,已经让我们的脚步不再受自己控制。 走进孤岛我会带上哪一本书? 几年之前,黄集伟先生曾在电台办过一档人物访谈节目,来宾大 多是知识界人士,访谈的内容很有趣,黄集伟先生会首先告诉来宾: 你将走进一个孤岛,衣食无忧,但只许带一本书和一张唱片,请问你 最想带哪一本书和哪一张唱片?然后访谈开始。 我就这个问题为自己做了一个选择:我将带上一本厚厚的《鲁迅 全集》,当然不是几十本的那种,我带的这本是像《辞海》那样的合 订的缩小了字号的版本,容量奇大而且在美丽孤岛的下午,困了还可 以当枕头。详细地通读鲁迅,是自己长久以来的心愿,虽然断断续续 读过许多,但系统地一字不拉却未曾读过,这一直是自己心中的一处 痛。 对于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鲁迅是无法逾越的一个名字,虽然不 同的时代,鲁迅这个名字被打上不同的颜色,但只有静下心来,走进 鲁迅的文字中,你就很快知道,鲁迅是永远属于中国的。 像鲁迅这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知识分子已 经不多,时常我都会感到,在奔波中,脊梁日渐软弱,这个时候,总 会想起鲁迅来,因为那是中国知识分子中,拥有最硬脊梁的一个。更 何况,鲁迅当年入木三分的民族性分析至今仍未过时,还时有警世恒 言的作用。 但可惜的是,生在中国,自称知识分子却一直没有通读过鲁迅, 这让我长久不安。好在孤岛就在眼前,我终于有了和鲁迅先生独对的 这一个月,我清楚,读鲁迅,这一个月心情不会轻松,但轻松的心情 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吗?更何况,孤岛以外的世界,容许我们的心情永 远轻松吗? 读鲁迅,就是一次精神上的补钙,孤岛一个月,相信自己的骨头 会硬朗许多,这是健康的标志。 书的问题解决了,音乐呢?就带上巴赫的平均律吧!这是被称为 钢琴演奏圣经的音乐作品,从头到尾只有一架钢琴,初听起来,旋律 也很简单,但听来听去,却越听越复杂,越听越美妙,看来,只有看 似简单的东西,才会有真正的内涵,音乐也不例外。 过俗人结婚生孩子的日子 有一段时间,在我的生活环境中,不要孩子是正常的,而要孩子, 多少显得有些另类。身边的人们无论是年过40,还是30好几,都是夫 妇两个快乐地生活着,谈起孩子,显得有些不屑,然后劝导我:“自 己活着就够不容易的,还要个孩子,别逗了!” 我将信将疑,却信奉着“听人劝吃饱饭”的信条,在结婚后的几 年一直过着快乐的两人生活,要孩子这个念头被我有意无意地闲置起 来。 但这样的日子过了几年后,我突然发现,这种前卫的日子不太属 于我,就如同我吃饭不爱吃龙虾偏爱吃土豆粉条一样,自己本就是俗 人一个,好在老婆也是如此,既然俗人一对,就得过俗人结婚生孩子 的日子,不管身边的兄弟姐妹如何“无子一身轻”,过着快乐似神仙 的现代人生活,我是打算从中撤了,哪怕背上逃兵的罪名。 似乎远方的孩子早就在等候父母在人间对他的召唤,因此当我们 夫妻俩要孩子的念头才下不久,他就如约而至来到母亲的腹中。 最初听到这个消息,有些惊喜,有些手足无措,还有些想找个没 人的地方偷着乐或钻进人群大声呼喊“我要当父亲了”的冲动。 一个新的生命开始真实的介入 和所有的父母一样,喜悦的同时是担心,将来的孩子是不是健康? 是不是五官端正?十月的路途中会风调雨顺吗?我们会是个合格的父 母吗?这一系列问题在每一个夜晚白天都在我们夫妻脑海中盘旋,于 是相互打气,你担心的时候我自信,你自信时我担心,就这样在彼此 的鼓励中扶持着向前走。至此我才明白,十月怀胎,不只是孩子慢慢 在母体中成长需要的时间,也是年轻的夫妻在成为未来的父母之前进 行准备的时间,少了太过突然,长了又过于折磨人。 妻子不再是年轻女子的模样,多少有了些母亲的光辉,而我自己, 作为几个月后的父亲,也似乎褪去了一层青涩。 有些事情是难以解释的。我的妻子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江南人,却 在怀孕几个月后,开始时常要求吃羊肉,喝奶茶,这些过去她很少碰 的食品却成了美味。这让我想起自己的家乡,那片草原,和与羊肉、 奶茶有关的日子,莫非遗传真是如此的奇妙! 离预产期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候,由于我要参加长江三峡大江截 流的现场直播,因此将夫人送回她的家乡待产。分别的日子里,白天 忙着直播,晚上惦记着远方的那对母子,竟将白天的忙与累都淡化了。 直播顺利结束,回到北京又是日常节目的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想早些回去等待相逢,照顾母与子,但却脱不开身。 但儿子等不急了,还差将近10天的时候,一个傍晚,我突然接到 妻弟的电话,妻子已经进产房,“今晚你就可能当爸爸了。”我一下 懵了,赶紧去看飞机时刻表,但时辰已晚,没有了去江苏的飞机,留 给我的只有明天一早的航班和惶惶不可终日的等待。 好在岳母是当地优秀的妇产科专家,但我还是没理由的紧张与自 责,电话一个接着一个,但那边显然更忙,我像个没头苍蝇一样在自 己家中小小的房间里来回乱窜,初冬的天气,汗不停地流下;不是教 徒,也开始祈祷,家中四面白墙让我有种喜悦与恐惧交织在一起的感 觉,早已没了主张。 午夜过后一个小时,妻弟电话打了过来:“生了,儿子,7斤8两, 母子平安,明天赶紧过来吧。” 心终于放下,却在几分钟后又提了起来,兴奋与急切地想和妻子 孩子相拥的心情更加强烈,自然一夜无眠。 回忆不起来是怎样登上早晨的飞机,能想起来的画面已经到了医 院的门口。走进母婴室,妻子疲惫而幸福地躺着,看见我之后先用眼 神引导我注意她身边的孩子。我看见了孩子,我知道,在我的生命之 旅中,一个新的生命开始真实地介入,无论对于他还是我们夫妻俩, 生命都是全新的开始。 很长的时间里,自己天不怕地不怕的,但有了孩子,这一切都不 同了,有时抱着孩子走到窗口,都会下意识地往后退几步,像怕开着 的窗户有吸引力似的,妻子带着孩子出去玩,在家中自己就会无由地 担心起街上川流不息的车辆……这样的恐惧开始增多,也就慢慢懂得 为别人去考虑。 对外语文盲这个身份我是不甘心的 有这么一个段子,和外语能力有关。三只小耗子,有一天在耗子 妈妈的带领下出去散步,鸟语花香,心情不错,一路欢声笑语,可危 险突然来了,前方出现了一只猫,三只小耗子立即惊慌失措,可耗子 妈妈镇定自若,对小耗子说:“别怕,看我的。”说完,耗子妈妈就 大声叫道:“汪汪汪”。猫听到狗叫,转身跑远了,耗子妈妈得意地 对小耗子说:“怎么样?掌握一门外语很重要吧!” 段子讲完,听者哈哈大笑。可笑过之后有些悲哀,这类段子一般 是外语不怎么样的人最乐意讲,这就有点阿Q的意思,透着有一种吃不 着葡萄说葡萄酸的味道。其实外语真的很重要。 出国多少次,本是研究同行的好机会,但打开电视,除了研究一 下布景和猜猜主持人的年纪,说的什么,就一头雾水!采访中,老外 就在身边,本想交流一下,但除了翻翻白眼,又能说些什么呢?于是, 就只能凭借道听途说,来了解西方的同行在怎么做着电视。 对外语文盲这个身份我是不甘心的,不能掌握外语,就不能真正 了解世界,无论个人与国家都是如此,也许当我完成这部书稿,就会 赶紧去找个外语班报名,30多岁开始学艺还不算太晚,我真不想这只 腿迈进新世纪,而另一只却一直停在过去,被封闭自然会被淘汰,谁 也不想中途掉队,真希望有一天碰到你,我们会用外语叽哩咕噜半天 后,像耗子妈妈那样得意地说:“怎么样?掌握一门外语还是挺重要 的吧!” 学会合作是电视人面对的第一课题 合作不只是我的弱项也是我们的弱项。我过去做过报纸广播,但 电视的特殊性大不一样,最重要的是它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合作。 做报纸记者的时候,拿个本顶多加个录音机就走了,采访完毕, 自己苦思冥想,文章写出后,很快乐,很有自我成就感,广播也如此, 一晚上的节目,推个装满音乐CD的小车就进了直播间,主持完了,想 着刚才那种电波中的交流当然也自得其乐。 但做电视,想自得其乐,难一些,没有摄像、录音、主持和编导, 这活儿就不能干,即使最节俭,也得摄像和记者两个人,合作还是跑 不掉。合作好了,节目就会加分,但如果摄像那儿减了10分,编导和 主持也各自减分,最后的节目能不能及格都是个问题。 可是合作又不是简单理解为处好人际关系,而是如何在合作之中, 既有良好关系又能激发各自潜能,尤其后者几乎是我们所有人的弱项。 曾经采访过在美国的一位华裔科学家,他曾在几千名科学家共同 承担的登火星计划中担当重任,我问过他一个问题:新的世纪中,人 才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他回答:合作精神。听到这个回答,我沉默 良久,又是一个关于新世纪的命题,但我相信他说的是对的。 中国并不是一个拥有合作精神传统的国度,比如在音乐领域,我 们习惯一把二胡或一架古琴诉说情怀,而西方音乐家却善于把不同的 乐器组合在一起,用合作带来的和谐的音乐来感动我们。当然谈到合 作,我们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可以共患难,却不能共享乐,多少人 患难时是至亲良朋,而境遇转好,勾心斗角就来了,这样的例子我们 每个人都可以举上一大把。 因此当有人问我:新世纪该成为一名什么样的人才时,我往往回 答:“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力争使自己成为一支11人足球队伍中不 可替代的一员。” 我还要继续学习合作,我们很多人也要学会如何合作,甚至可以 上升一点高度:新世纪里,中国是否能够真正强大,首先取决于我们 是否学会合作。 为了明天,请同意我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