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院初期,学院“借船出海”,2002和2003年,先后与香港中文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合作举办中国内地最早的会计硕士专业学位项目EMPAcc、中国大陆首个以金融财务为特色的高级工商管理硕士项目EMBA,开风气之先。经过十多年的精心运营,到2018年,两个项目均已成为成熟的教育品牌。
全球视野、中国智慧。在持续提高国际化课程对中国学员针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中国案例、经验和智慧的研究和分享。2018年赴杭州、深圳多地中国高科技企业深度交流,创新开展中国国情、传统文化系列讲座和思政校园跑、思政读书会等,强化合作办学的中国特色和中国优势,提高学员整合国际经验和中国智慧解决中国企业发展问题的能力。全球上榜、口碑相传。学员结构保持高层次和多样性,企业高管占半数,金融投资行业占首位。2018年,EMBA《金融时报》全球排名大幅跃升至第25位,是全球百强榜单中唯一以中文教学为特色的合作办学项目。EMPAcc合作方香港中文大学在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会计与金融)列第21位。
借船出海、与世界同步。通过中外合作办学(2018年在校288人)、向外方派出访问学者(2018年派出3名)、共同举办论坛(2018年举办2场次)、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研讨等,加强对国际办学经验的借鉴,注重对中国教育实践的传播,持续提高学院办学水平。
在开展合作办学、充分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学院自主的研究生教育从零起步,2011年获批为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随后陆续获得会计(2011)、审计(2011)、税务(2014)、金融(2018)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不一样的布局。2018年3月,获批成为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院定位企业金融培养方向,初步形成以会计为核心,与审计、税务互为支撑、相得益彰的专于财经的学科学位格局。
不一样的方向。在强化与企业联合培养、双导师制等应用型培养特色的基础上,2018年,发挥学院会计信息化学术高地优势,新设研究生大数据与会计培养方向,探索与国际知名高校联合培养具备会计理论、国际视野、大数据思维和应用能力的专门人才。另外,与上海财大联合培养博士也稳步推进,培养兼具理论功底和实务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不一样的模式。研判经济转型的人才需求,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推进招生培养衔接,减少课程门数,深化小班教学,打通选修课程,探索实施2到4年弹性学制。统筹非全日制和全日制培养,实现导师、课程、讲座等资源共享,确保不同教学模式取得相同培养效果。2018年就业率继续保持100%,97.2%的毕业生就业与专业高度匹配。
从2002年借力培养本土的国际化人才,到2015年自主培养国际留学生,学院用十多年时间实现了从“借船”到“造船”的蜕变。2018年,学院的留学生培养已经三年,初步形成了援外硕士培养的“SNAI模式”。
来中国深造。2018年招生新增5个国别(累计20个国别),申请人数大幅增加,生源质量显著提升。择优录取31人,其中11人已经具有硕士专业背景,29人为所在国政府官员。
来中国感受。在拓宽基础课程、延长汉语教学的基础上,打造“Read China”工程。2018年开展北京、上海、广西、杭州、南通等地现场教学近20场次,分享中国财政金融、会计服务、工业发展、环保治理、精准扶贫等案例,学习中国经验,思考解决本国发展问题。
与中国共成长。组织参加进博会志愿服务、上海市留学生诗文诵读大赛,创新搭建“Fun with Chinese”汉语学习平台、“Buddy计划”留学生互助管理模式、“We care”谈心制度、毕业校友联系机制等,打消跨文化隔阂,增强留学生对中国、对学院的认同感,凝聚一批有利于中国全球化发展的国际人才。
2018年,我院毕业生Rebecca Younger McGill女士被利比里亚任命为财政部副部长,柬埔寨央行派出的留学生毕业回国后职位晋升,缅甸校友主动成为我院在缅甸招生联络人,三支留学生队伍获得2018“一带一路”商业模拟大赛一、二等奖,学院留学生培养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2018年是学院学位教育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节点,建设国际知名会计学院的学科学位基础设施已经初具形态。学位教育独具特色,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