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片故事情节围绕着人类生存的命题展开。讲述的是太阳即将发生一种核聚变吞噬整个太阳系。人类空前团结,积极组织自救,将地球流浪到4.2光年之外的另一个恒星系继续维持人类文明的故事。
电影中两个地方让人印象深刻:责任心和剧中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
首先是责任心。影片中姥爷刘培强保护刘启,刘启保护朵朵;救援队长在看到火石无法拯救地球时大哭:“我的老婆孩子白死了。”保护自己的家庭成了每个人尤其是男人们最直接的担当和责任。
其次是同归于尽的勇气。当刘启提出用行星发动机发射能量引发木星爆炸设想时,大家意识到这可能是同归于尽的结局。而救援队长的回答则体现出一种向死而生的勇气:同归于尽总比坐以待毙好。
期货交易跟《流浪地球》在这两点上有着共通性。
首先是责任,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常以责任为形式体现。说到底爱和家庭就是一种责任的载体。我们在交易中经常会遇到不同性格的人都会把失败归咎于无法做到自律,无法克服心魔,谈到各种心性阻碍交易者成长和成熟的故事。失败了说人性无法克服,成功了一切缺陷和不合理便被掩盖了。但在影片中,很多平时我们说的无法克服的人性已荡然无存。为了保护家人,为了保护地球,慷慨赴死者有,从容赴难者有,尽释前嫌者有。说到底,不过是财富、名望、希望得到认同和成就感成为了人的负累,抗拒失败不过是一种特定心态下的三观体现。这并非人之本性。而要克服这些错误的三观下的心理活动就需要一种叫做信念的东西去支撑我们继续往前走。
责任是一种担当,一种义务。当你是个人交易者的时候,你的行为关乎到家庭的和谐,关乎到父母、孩子、老婆及至个人的生活质量。而当你是一个基金管理者人的时候,你的行为关乎到投资者的托付,更是一种责任的体现。正如有些交易者做个人账户的时候一马平川,做基金的时候开始各种不顺。既有交易者把个人欲望凌驾于基金管理人责任之上的失控,也有交易者把机会放在风控和利润垫之上的认知错误。
交易者首先要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交易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既是团队的事情,公司的事情,也是家庭的事情,社会的事情。用责任去约束自己,用制度去框定自己,直到责任第一成为一种习惯,你才算是真正开始步入职业交易者的行列。
第二个感触很深的就是那句同归于尽总比坐以待毙好。实际上最后地球没有跟木星同归于尽,流浪地球计划继续进行。这个同归于尽实际只是一种表达,表述的是一个逻辑,看上去难度很大甚至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我们需要有勇气去面对它。我们需要一种向死而生的勇气去克服心理障碍。就如很多交易的坏习惯、坏心理,交易时间长了当然是知道这是错误的。但总觉得很难改掉,甚至不可能改掉。其实那只是个人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角色的转换。就像一个普通民众怕死是正常的,但是前线的士兵却不能听到枪声就害怕。交易如战场,跟生活是完全不一样的。走了这条路,要么改造自己适应新的环境,不惧向死而生变得更强大,要么坐以待毙。
真正的强大是内心的强大,正如鲁迅先生的经典名言:真的勇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向《流浪地球》里的勇士们致敬!(作者曾获第十二届全国期货实盘交易大赛对冲套利奖第九名)
小编有话说
说实话,小编还没去电影院为《流浪地球》的票房贡献一点微薄之力,但还是被它触动了,因为它不仅有已超过24亿的票房(有人预测会过50亿,紧跟《战狼2》),还有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评论和各种感叹、各种泪目的表述,还有刘慈欣的那句“中国科幻电影开启了壮丽的航程”。虽然我并不是科幻迷,却也被科幻的魅力所折服。说到这蓦然发现,这部电影的最大赢家不是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京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也不是眼光独到的吴京,而是该片的原著小说的作者刘慈欣老师。
刘慈欣,1985年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电工程系,高级工程师,科幻作家。百度百科里,刘老师的身份高级工程师排在科幻作家前面,可见一个人的成就跟他学什么专业并没有多大的关系。一个“电工”却诡异地成了“中国当代科幻第一人”。重要的是,猪年春节档电影,他有两部编剧作品上映,除了《流浪球》,还有《疯狂的外星人》,且都成绩不俗。
重要的事情放到最后说,小编关注这部影片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昨天,刘老师因《流浪地球》两度登上热搜榜。
事情还要从微博用户”苔姐“公布的早前刘慈欣老师接受采访时说的话开始(这似乎也解释了“电工”为何成了“中国当代科幻第一人”)。
接着,“国资小新”回复了。于是,登上了热搜榜。刘老师“怕”了,赶紧回复说,写小说那都是业余时间干的,上班时间肯定得兢兢业业地工作。
话说,小编是不是也得做个规划,上班时间寻个角落构思一部小说来先,至于本职工作,那得业余时间干。
*END*
责任编辑:张玉洁
推荐阅读:
春节期间铁矿石“火”得一塌糊涂,开盘还要带着“黑色系”全面上行?
确认过眼神,“金猪送福”没错啦,A股将迎来“好日子”!